买房我最关心这几个信息

2020-10-13       浏览次数:290
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
这个国庆假期,我哪儿都没去,就窝在广州看房玩,天河、南沙、顺德连续看了五六天。

一来,看房对我来说,本身就是个乐趣,就好比有人喜欢逛车展、有人喜欢逛书店、有人喜欢逛美术馆,而我恰好喜欢逛别人的房子。二来,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,我一直要求团队“用脚写稿”,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。

这两天也没啥选题,今天就来分享一点看房心得。说实话,看房是件很累的体力活,接收的信息也比较散乱,为了迅速作出判断,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重点。

01

板块或者地段怎么选?

我比较喜欢挑热门板块看。买车、买表、买衣服都可以追求个性,但买房子最好还是随大流,不要玩个性,更不要任性。

因为房子有二手市场,大部分人买房都不会真的要住一辈子,而是要不断地置换。

为了方便以后置换,买热门板块,相对比较保险。

不过,同样是热门板块,有的板块热一时就销声匿迹了,而有的板块可以持续保持热度,永远被人谈论。所以,区分这二者,非常重要。

我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有产业概念的板块,比如珠江新城这种地方,绝大部分楼盘10年前就已经卖完了,开发商早已不打广告了,到现在仍然不缺热度,媒体和大众仍在免费传播它们、谈论他们。

为啥?珠江新城有产业啊,上百栋超甲写字楼没日没夜地在那赚钱,政府每年投入大笔经费维护那里的环境,这种地方怎么可能被人遗忘?

相反,我们有很多“睡城”,开盘的时候,媒体广告狂拉热炒,等房子一卖完,马上陷入沉寂。为啥?根本原因是没有产业,其凝聚的市场注意力就不会持久。

大家可以记住我这句话:产业是一个片区最本质、最长久的生命力,有产业的地方,不用政府额外投入,它自己会自我成长。

02

选完了板块,如何选小区呢?

我的习惯是先看这个板块最贵的那个小区,搞清楚它贵在哪里,是因为学区、景观还是产品?

看完最贵的,我还会看最便宜的,搞清楚它便宜在哪里,是因为物业、楼龄、学区还是其他什么原因?

一个板块,看完最贵的和最便宜的,基本上就可以把这个片区的价格体系和定价逻辑知道个大概。

比如我在南沙焦门河板块看房时,我就看了最贵的金茂湾,也看了最便宜的那几个盘。

一圈看下来,我就明白,南沙二手房中,最影响价格的变量是地铁和学区,户型、物业、景观相对没那么重要。

这和珠江新城的逻辑就不一样,珠江新城的房子,户型、朝向、景观、物业对价格的影响,远远大于地铁和学区。

03

进入一个小区,我们要重点看哪些东西呢?

如果是看二手房小区,我首先关心的是它的物业服务水平咋样

进门时我会首先观察门口保安的精气神,是精神抖擞、训练有素还是松松垮垮、吊儿郎当?这个首先要有一个基本了解。

进入小区后,我会看小区道路、园林绿化的保养情况,问一下物业费的标准。一个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咋样,从这些信息,可以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。

第二个需要关心的信息是居住率,这个可以从阳台上的晾衣杆可以看出个大概,如果是晚上看房,还能数一数亮灯率。自住率高的房子,说明周边生活配套不会太差,而且房子好租,不担心空置。

第三个关心的信息是居民特征,每次我都会问中介一个问题:咱这小区住的都是什么人?是业主自住多还是租客多?是本地土著多还是外来人口多?是传统产业的多还是新兴行业的多?是小老板多、公务员还是职场白领多?这些信息也要有个基本的掌握。

如果是看一手楼盘,营销中心的沙盘、规划图、宣传片以及售楼小姐的热情讲演,会让你眼花撩乱……

所以,我一般会先问三个问题:最近的地铁站、高速路口有多远?咱小区对口什么学校?不利信息公示在哪里?

这三个问题先搞清楚,再听销售人员讲。

04

具体如何选房呢?

我的建议是选这个小区的主流户型,如果一个小区的定位是刚需,你就买刚需面积段的主流户型,不要买大面积的——买这种房子属于“错配”,到二次转手时,会面临高不成、低不就的尴尬。

如果一个小区的定位是豪宅,就买豪宅面积段的主流户型,不要贪便宜买小面积的户型,否则转手相对困难一些。例如珠江新城的一些50平米的小户型,升值幅度就跑输大面积户型。

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,要不要为景观付费?我的经验是,要看这个小区的定位,如果是豪宅,景观溢价会非常高。高楼层可以比低楼层贵30%到50%,国外甚至可以贵一倍。

如果是刚需小区或者学区房小区,景观溢价就不会很高,高楼层比低楼层贵个5%到10%就不错了。
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近年来上市的一手盘,几乎全部是三房起,两房户型很少看到,说明限购令之下,购房者越来越希望“一步到位”。

所以,大家在购置二手房时,尽量不要买一房或者两房户型,特别是那种90平米以上的大两房,这种房子在二手市场上会不好卖。

当然,如果刚毕业,要想买个两房过渡一下,可以选60到70平米的小两房,这种房子因为面积小、总价低,在市场上的流动性也不错。

05

有朋友问,我这些干货写出来,不怕别人偷师吗?我的回答是,不怕。

一方面,我认为知识就要一起分享,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换,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,这是人类进步的要求。

另一方面,很多东西,即使我说了,大部分人也只是“知道”而已,很难真正运用到他们的决策中。

从“知道”到“知识”,还需要亲身实践这门课,最好是受点教训、交点学费,才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知识。


打赏
凡注明"来源:高碑店房产网"的稿件为本网独家原创稿件,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关键词:
0相关评论

新闻排行

热点楼盘

更多